聚美优品近日麻烦不断,前不久曾遭到多家律师事务所围攻,调查其潜在财务作假问题。近日,近百名记者收到关于聚美海外购业务的匿名邮件爆料。发件者自称是聚美海外业务的前员工,该匿名邮件称,聚美优品一直涉嫌采购来路不明的海外、甚至是假冒化妆品,
并在今年9月份被珠海海关查获,导致其北京货仓被查封,主管海外业务的孙姓总监和2名业务人员被带走调查。这封邮件内容从头至尾都在强调聚美海外业务遭到重大挫折,无力维系。 这已经不是聚美优品2014年上市的荣光时刻,半年前爆发的奢侈品“售假门”风波的后遗症尚未完全消失,而这一次爆料的矛头已经从第三方平台销售奢侈品转向聚美优品自营的化妆品业务。
随即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叶飞发声辟谣,聚美优品官方微博以及陈欧微博也相继发布声明,以调侃的语气称此爆料子虚乌有,并暗示因聚美近期海外业务火爆,有机构在背后操盘抹黑。 聚美又入“假货门”
从爆料到聚美优品午间发表声明辟谣,再到陈欧图文并茂的长微博,此前习惯于对质疑声沉默以对的聚美优品这一次难得地反应敏捷起来。但消费者对于聚美优品化妆品货源的疑惑并没有就此消散。
聚美如今的境遇并不突然,早在上市之前,“假货”这样一粒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而现在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引爆点。然而,如果单单把化妆品假货的帽子扣在聚美头上的话,实在有失公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化妆品网购交易额为60.2亿元,这一数据到2013年已增长到773.8亿元。
预计到2015年,化妆品网购交易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如此庞大的网购市场,促使化妆品已经成为所有电商平台的标配,而几乎所有的化妆品电商都在宣称自己的商品是正品,但还是有不少消费者不放心地问一句“是真的吗”。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看不到化妆品电商采购的上游流程,即便看到了商家的承诺,消费者也很难放心。而且,这会造成化妆品越是便宜,消费者越不放心的尴尬局面。此外,一般非专业的机构,很难鉴别化妆品的真伪,这也会加重消费者的顾虑。
“假货问题一直在化妆品行业存在,这些假货其实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是假货,而是水货和窜货。”有电商人士向媒体解释。
有意思的是,聚美2014年上市当天在北京举办了远程连线活动,诸多化妆品品牌负责人前来站台支持。按照陈欧当时的说法,聚美正在寻求独家代理国外多个品牌,一旦此类合作增多将自然降低消费者对聚美假货问题的担心。 企业反驳底气虚
从“三周年”假货风波,到如今的造假被查,聚美优品除了一再声称100%正品外,多数则以行业竞争者恶意抹黑、纯属谣言之类的话语反驳。所谓口说无凭,面对如此软弱无力的证明,众多网友自然不会买账。一时间,网友的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网友们频频发起反问:号称与国内外经济品牌强力合作,为何不见倩碧[微博]、雅诗兰黛、高丝、希思黎、SK-II等一流大牌的授权书呢?为何不见以前假一赔三的承诺标识,难道是心虚了吗?
对此,聚美发表回应称:近日上百家媒体朋友陆续收到多达三个版本的所谓“聚美前员工爆料”。我们震惊于其中捏造消息之荒唐,也感叹这位“前员工”的强大专业能力,可能连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在同一时间炮制不同版本“爆料”,精准联系如此之多的专业记者。
聚美从来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我们的经营活动始终在正常开展,也从来没有被任何外来因素所干扰。这种毫不负责、蓄意攻击的谣言,更不会影响我们。
但谣言终究不是事实,再深文周纳,也必然漏洞重重。文中,大量凭空捏造关于聚美的不实信息,与我公司经营情况完全不符,并对我公司正常工作中的在职员工进行实名攻击,对此我们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聚美是一家年轻简单的公司,极速海外购业务是我们最新也成长最为迅速的业务部分,我们希望所有的竞争都公开公平,这位一夜之间发出上百封“爆料”邮件的朋友,无论你是谁、代表谁、目的如何,希望你能走到阳光下来。
从理论上来讲,分销商这种采购方式成本价往往比较高,很难满足电商的定价体系,一般只作为补充性的选择。不过,有时从其他渠道拿不到货,或者从其他渠道拿货成本较高,电商平台就会选择从较低级分销商进货。这时,查验难度随之加大,进到假货的风险也会上升。
“现实的情况是,电商一直都想直接从品牌商拿货,但问题是品牌商不愿意。”有电商行业人士这样解释道。而品牌商不愿意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品牌的层层代理的经销商制度,一旦授权给电商,就意味着线下经销商会被扰乱。
电商掀起打假潮
刚刚过去的2014年,随着聚美、京东、阿里先后上市,中国电商市场已经被放在了显微镜之下。而曾经一直困扰着各大电商平台的假货问题,各家上市公司没少费心思。
2013年,聚美发起成立了中国化妆品真品防伪码联盟(Authentic Cosmetics Alliance),并推出防伪码体系,消费者可按照商品包装上的16位数字防伪码进行真伪验证。按照2014年7月公布的数据,上述联盟已有包括欧莱雅、美宝莲、兰芝、高丝、薇姿等国内外品牌在内的近百名成员,占聚美整个自营商品交易总额的64%。
去年年底的互联网大会上,在多个场合频繁提到“打假”一词的京东CEO刘强东称,京东打假的主要核心是希望提高商户销售假货的成本。
按照刘强东的表述,京东方面在调研后发现,不同于五年前,国内电商行业各家都赚得盆满钵满,而现在多数卖家收入不如从前,一些只是微利。而水货、假货商则攫取了电商利润的60%到70%。
作为平台,阿里的打假新招有个颇为洋气的名字“满天星”,以“码”作为连接,为厂商提供从生产数据管理、产品溯源、防伪验真、产品说明、用户互动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便可辨别产品真伪并追溯产地,试图从生产源头截断不良商家造假售假行为。
在这背后,尽管一直强调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只有当化妆品电商的蛋糕足够分量,品牌商和渠道商才会愿意坐在谈判桌上好好谈谈。